【采访手记】
顾莹,前中国滑翔伞国家队队员,四次获得全国滑翔伞女子冠军,第一位创造中国女子滑翔伞点对点直线越野百公里纪录者;现为青海可可西里申遗特邀摄影师。
从运动员到摄影师,她娇小的身体上一直展示着惊人的能量。采访前,顾莹特别提出要坐在面向行人较少的一侧沙发,表示自己容易走神。迟钝如我,采访后才恍然大悟,正是多年的野外摄影需要密切注意拍摄对象的经历,让顾莹对远处的任何风吹草动都格外敏感。
棕熊 摄影/顾莹
Q:成为野生动物摄影师之后,有没有遇到困难让您想要放弃的时候?
A:我从来没有想过放弃,这就是我的性格:喜欢就一定会坚持下去。我也从来不觉得去野外拍摄难受,像几天几夜不休息,吃没有味道的食物,长时间在帐篷里无声无息一直等待着拍摄目标出现……我觉得这些都特别正常。我把自己拍摄野生动物的行为形容为“偷窥”,为了不打扰它们的“偷窥”,一切忍耐与寂寞在我看来都是值得的。总之,就是喜欢、并且很享受。所以,我不会放弃。
Q:对于无法像您一样去到野外拍摄的动物摄影爱好者,有什么建议?
A:我想说,能去哪里拍摄和能拍摄到什么,并不是有所成就的重要因素。重要的是拍摄的意识与观念。中国的摄影人几千万,大部分人都是为了娱乐、休闲。只要不侵犯他人意愿、不违背社会规范,拍摄任何事物,包括“糖水片”都是个人的权利。但是,当你立志成为一名专业摄影师时,要看自身的条件,以及自己对实现目标的努力。
有的摄影师成就于城市、有的成就于乡村、有的成就于纪实、有的成就于时尚等等,可以发挥的方向很多。但首先必须是喜欢,然后是运用正确的方法,和必要的努力。一个人干什么,必须具有应有的素质,干好或做出成就,一定需要你付出比一般人更多的功夫与努力。
至于说到无法去更远的地方拍摄野生动物,这让我想起近年一直在中国展览的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举办的“野生生物摄影展”,看看那些作品,很多并非远足到人迹罕至的野外、就是在城市或乡村拍摄到的,很多影像的内容都是被我们忽略的,但它们在富于智识的摄影师眼里,都是阐述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必不可少的视觉文献。优秀摄影师需要不断以知识来充实自己,这样在哪里拍摄就不是问题了。
【文/树篱】
【图片提供/顾莹】
【网易艺术原创,转载请联系,谢谢!】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